如何解脱痛苦

如何解脱痛苦

转自《哲学园》


悲观的人生


叔本华承接康德的现象和本质的概念,加以发挥和补充。在叔本华的体系中,作为整个世界本质的大意志是处于时间和空间之外的「一」,它具有完整性和唯一性。当人对大意志进行认识时,会得出不同的现象,造成世界上不同事物的存在,这就是叔本华所言的「个体化原理(the principle of individuation)」。地球上的磁力作用、重力作用,以至人的活动,其实都是意志的外在和个体化的表现。这个表现出来的世界就是被主体所认识的世界。大意志(本质)表现「自己」成为千差万别的现象,但现象和本质彼此相关,现象不掩盖本质,现象总是本质的表现。


世界的不同现象,会造成人与人之间、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对立,而对立之中又容易出现斗争。叔本华认为其原因,是每个个体都会以为自己的意志就是终极意志本身。个体容易倾向自我中心,继而对其他人的意志常常视而不见,有时甚至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人身上,悲剧由此而生。


除此之外,世界的不同的现象也带给人们的是一系列无尽对立的痛苦。人们不得不面对有限与无限、感性与理性、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分裂所带来的烦恼。大意志独立于时间及空间之外,但人们受自己的认识能力所限,只能认识一定的、有限时空限度内的事物,人的意志却驱使人欲求无限。另外,人身为理性的存在者,应所当然以理性的方式看待世界万物,但理性所能认识的只是世界的现象而不是本质,而世界的本质是非理性的、不断欲求的大意志。换言之,理性难以教导人们洞察世界的本质,进而指导生活。最后,纵然人们努力寻求幸福和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欲求,但人最终亦难逃空虚和死亡的命运。换言之,人们当下所拥有的一切,到最后总要归于无。


解脱之道


叔本华除了受康德哲学影响外,亦深受东方思想影响。印度教和佛教对于人生终究是虚无,这一观点极大地启发了叔本华的哲学思考。印度教的主流思想婆罗门派哲学(Brahmanism)在吠陀(Veda)和奥义书(Upanishad)中提出人生虚无,而大梵(bráhman)实有等观点。而佛教提出「无常」(impermanence)等概念,为对于传统理性主义有所不满的叔本华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。

 

既然叔本华提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,所以解脱之道就在于否定意志(will denying)这一途径。叔本华指出要否定意志,有两个途径可走︰其一是通过哲学和艺术,但这样只能够减缓生命的痛苦;其二是通过禁欲,只有禁欲才能达到痛苦的彻底解脱。

 

叔本华认为天才拥有从事哲学的本领,具有独立于充足理由律之外进而认识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,能够洞察「个体化原理」。天才拥有直觉能力,能够直接洞察世界的本质即是那个不断欲求、永不停息的意志。世界上多姿多彩、纷繁复杂的事物只不过是意志的表面现象而已。一旦人们理解这点后,便能明白世界上所有事物和自己一样,都有着共同的根源,均属于同一个大意志,短暂超越与他人的对立,达到万物皆一的精神境界。

 

其次,人们可以通过艺术审美而获得短暂的解脱。叔本华指出要通艺术审美达到解脱的关键是静观(contemplation)。康德认为人们的审美活动不带功利性、认识的目的与动机。叔本华的审美观点与康德相似,他同样主张进行审美静观时,人们应该要放弃日常理性认识事物的方式,不再考虑事物处于何时和何地;并且不让抽象的知性概念支配自己的意识,而是应当全神灌注于对象本身。叔本华认为天才的直觉、艺术的静观能够超脱时空形式、摆脱知性概念,使自己完全沉浸于静观之中。在艺术静观当中,人(主体)完全在客体之中丧失了自身,忘却了自己的个性、意志。可以说,在静观之中主体完全消失了,客体完全充满了主体的视野,就在这一瞬间,主体和客体彷佛合二为一了。例如当我们凝神观看一个火炉时,一旦我们静观良久,我们会发现我们和火炉好像融为一体了,即进入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。达到这个境界可以令人暂时忘记了自身的存在,即是暂时忘却自身的欲求和痛苦。


尽管人们可以通过哲学和艺术达到某种解脱,但叔本华并不认为这两个途径是彻底之道,而只能暂时缓解痛苦。他主张唯有禁欲能够令我们达到彻底解脱,无欲无求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。禁欲的前决条件是人们需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在于意志,从而看清意志的本质,以此控制自己的欲求和冲动。另外,当人们饱受欲求不得的痛苦折磨后,亦能促使人们走上清心寡欲的道路。只要人们认识到世间上不同的苦难,为害和被迫害的、折磨和被折磨的虽然在现象的层次看来有所不同,但本质上同属于同一个大意志。从此认识,人就能达到无分别心,无欲无求,走上解脱之路,这点可以说和佛教的「出世」思想非常接近。


查看全文
 
评论
 
 
热度(1)
 
上一篇
下一篇
© 老马迷途|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