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高与目的论

崇高与目的论

转自《哲学园》


两种崇高

 

《判断力批判》一书中讨论了美和崇高两种审美观念。美与崇高的分别在于,前者是进行审美行为时,主体的知性和想象力协调一致,互相分工,使对象呈现出看似有目的性但又不是真的具有目的的主观美感;后者是主体在面对一些现象,例如火山爆发、海啸,该现象已经超出了主体的有限知性所能设想的形式,人的想象力和知性不能和谐协调而产生出痛苦,然后想象力要转而和理性产生协调,因而带来更高层次的愉悦。

 

崇高可以分为两种︰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。数学的崇高是关于对象的极大或极小,康德认为知性在面对数学或其他对象(如天上繁星)时,知性不能给出对象绝对地大和绝对地小的概念。因为「绝对」本身是一个整体性概念,而知性不可能给出整体的概念,人们只能勉强以主观的概念「绝对」来命名这不能把握的整体,当对象极大地超出人们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时,人们就会感到巨大的压迫感觉。

 

而力学的崇高指人们在自然中进行审美时对自然力量的畏惧。康德认为要产生崇高感,人们必须要在一个安全的地方。假若人们在火山爆发时站在火山口,人们只会感到惊恐而不会产生崇高感。产生崇高的条件是首先人们要在安全的地方观看对象,继而感到惊恐,之后了解到自己处于安全的位置,心灵顿有感到如释重负后的快感,这时人们可以把这感受称为崇高。

 

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都并非在自然对象之中,其实只是想象力和理性凭借自然界的力量在人心中激发出来的感觉。

 

崇高可以把人们的心灵由日常的平庸状态一下子提升,在康德看来,人们不会就此屈服于自然界,有理性的人会感到自己有一种东西能够跟自然界抗衡,在康德看来这就是人的道德心。

 

审美判断力的二律背反

 

康德指出在审美判断时,同样会出现在第一和第二批判中所遇到的二律背反,即两个看似对立,而各自都在逻辑上各自成立的命题。

 

有人认为审美判断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,因为如果审美判断是建立在概念之上,那人们就可以通过概念分析去证明对象是否美了;反过来,有人认为审美判断就是建立在概念之上,因为如果审美判断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,人们就不可能要求别人认同自己同样认为某一物是美的。

 

「认为审美判断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」的代表为经验派美学,该派认为审美跟概念无关,而只是关于个人口味,口味各有不同,没甚么可争辩;「认为审美判断是建立在概念之上」的代表为理性派美学,认为美不美可以透过三一律、黄金比、对称等形式加以审定。正因为有形式作根据可以判定对象是否美,因此就可以争辩对某一对象是否美。

 

康德以重新界定概念的方法解决两者的对立。康德为人类区分了三种认识能力:感性、知性和理性。康德指出「认为审美判断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」中所指的「概念」是指知性上的概念,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正确是因为知性概念不能用于审美。然而,「认为审美判断是建立在概念之上」中所指的「概念」是指理性理念。

 

如果从理性理念来理解这对正反题,意义就不同了。人皆有理性,这对于一众德国古哲学家而言是不证自明的事实。既然人人都有理性(狭义︰跟感性和知性并列的理性),所以每人对于事物,都有共同的超感性基础(标准)。因此,关于审美的争辩虽不能一下子就达到结果,但至少可以讨论。

 

但如果美是关于人类超感性的理性理念,又无关于感性的直观和知性的概念,那美又如何能为人所认识?康德指出唯有通过「象征」,唯有以模拟、象征的方式才能使美现身。

 

「决定的判断力」是对于经验世界法则的服从,而「反思的判断力」是关于想象力和知性及理性协调后产生的愉悦。康德认为通过「反思判断力」,人可以在审美时,发现自己的想象力、认识能力和超自然的理性理念相关连。

 

对崇高的惊叹,或者于审美的时候,两者均有理性理念的介入,而理性正好成为一个桥梁,把对自然的惊叹和敬重引向道德的实践和对道德律敬重。《实践理性批判》有句名言,康德说:「有两种东西,我们愈是反复地思想,它们就愈能给人灌注惊叹和敬畏之情,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。」也许康德是暗示了对自然界事物的力量表现出的敬畏,和人对道德律的敬重有密切的联系。


查看全文
 
评论
 
上一篇
下一篇
© 老马迷途|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