泛神论

泛神论

转自《哲学园》


斯宾诺莎(Baruch Spinoza)是继笛卡儿(Descartes)后,另一位理性主义(Rationalism)代表。斯宾诺莎深受笛卡儿哲学影响,在著作中采用了不少笛卡儿所使用的哲学术语。另外,笛卡儿主张用几何学方法论证,斯宾诺莎在著作中亦采用了由公理到命题的证明方法。由于斯宾诺莎的思想非常严谨又富有个人创见,获很多后世哲学推崇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(Hegel)认为︰如果你学习哲学,要么你是个斯宾诺莎主义者,要么你研究的就不是哲学。

 

哲学的目的

 

斯宾诺莎认为研究哲学是为了追求幸福。很多人以为财富、荣誉和感官享受就是幸福,但斯宾诺莎认为是错误的。他指出,人们愈追求财富,便愈感到不足。当得不到和失去时,人们会更加失望。至于荣誉,斯宾诺莎认为人们往往会为了追求荣誉,会强迫自己屈从世俗观点,得不到真正自由。感官享受只能带来短暂的愉悦,决不是永久的。此外,当感官享受过后,苦闷便随之而来。其实斯宾诺莎不反对人追求财富、荣誉和感官享受。他指出这些不是人生最终目的,它们只是工具,我们应该利用它们来达到最终目的,而不是沉溺其中。

 

到底真正的幸福在那里?斯宾诺莎指出上帝本性是永恒不变,只有爱上帝,人们才能拥有永久幸福。在斯宾诺莎看来,爱上帝不是要离开现世进入天国,而是指人们能够达到完善的精神境界。斯宾诺莎认为即使人们要追求的东西已经清楚明白地在心中显现,但人们仍不可能扫除所有贪欲。可见,达到完善的精神境界不是一蹴而就,人们需要好的方法。

 

他给出的方法是:认识上帝。不过斯宾诺莎哲学的上帝,不是普通人所认为的那个有知、情、意的上帝。他的上帝是至大无外的实体,实则是指无所不包的自然。但自然不是指有花草树木的自然,而是指整个世界。爱因斯坦谈及自己的宗教信仰时表示:「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秩序与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,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。」

 

很多人读斯宾诺莎的重要著作《伦理学》(Ethica)常感到疑惑,书的名字明显是关于伦理学,但内容谈的却是上帝的本质、属性和样式。事实上,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是奠基于本体论和认识论之上,只有通过了解上帝,我们才能知道如何在世界中生活。上帝就是世界法则,人的情绪、行为和其他自然界事物一样,甚至可以说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如同研究点、线、面一样,均是世界的必然法则。认识必然的法则,配合法则生活,便能达到真正幸福。

 

斯宾诺沙认为我们愈认识上帝,便愈了解祂的意志,我们的行事便愈能符合上帝的心意。通过认识上帝,人们能够获得内心宁静,更重要是能够平静地面对命运的无常。因为人们明白世上所有的事情,都出自上帝的必然命令。既然如此,人们就没有理由担忧更多,因为这事情不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。

 

作为实体的上帝

 

笛卡儿发现了「我思」是绝对确定无误的出发点。再由「我思」的不完美推论出有一个完美的上帝存在,可见笛卡儿的哲学终点是上帝,而斯宾诺莎恰恰相反,由上帝开始建立整个哲学体系。

 

斯宾诺莎认为如果一个哲学体系要首尾一贯、具有普遍性及必然性,必定存在一个统一原则。这个统一原则在斯宾诺莎的体系中就是「实体」(Substance),实体其实就是上帝。斯宾诺莎给实体下的定义是︰实体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被认识的东西。意思是实体是至大无外的「一」(one),在实体之前和之外都不存在任何东西,万物只能存在于实体内部。如果问它是如何产生,答案只能是它自己存在,它的存在无此无终,脱离了时间的绵延。这个意义下,实体是永恒,只能被设想为存在。

 

泛神论

 

斯宾诺莎认为上帝是唯一的实体,而且上帝是无限的,因此不可能有所谓的上帝「之外」的另一个实体,因为一切都在上帝之内。在他的观点里头,不同事物就是神的各种模态——这里使用的泛神论(pantheism)就是这个意思。所谓的神并不存在于自然之外,宇宙整体就是神的存在本身,人类的智慧作为宇宙的一部分,因此也是神的智慧的一部分。在这种观点里头,人和神之间没有分离。而通过理智去认识宇宙本身,就是敬爱神。

 

由于斯宾诺莎哲学所包含的泛神论,消除了人神间的绝对区分,所以当时他被批判为无神论与异端。而莱布尼兹和斯宾诺莎有过书信交往,但其后又极力否认自已和斯宾诺莎的关系。

 

黑格尔在《小逻辑》说,假如把斯宾诺莎哲学说成是无神论是不公道的。他的哲学应该被称为「无世界论」,即只有神才是实在的,设想一个和神分离的「俗世」没有任何实在性。

 

属性与样式

 

斯宾诺莎的实体不是空无内容的,他认为实体具有属性(Attributes),属性是构成实体本质的东西。实体有无限多属性,但人的理智只能认识其中两个属性︰思维(Thinking)和广延(Extension)(可参阅笛卡儿:心物二元)。斯宾诺莎认为上帝同时作为一个能思维及有广延属性的实体。属性亦具有自己的众多特殊样式,所有被创造物都作为属性的特殊样式而存在于实体之内。我们作为认识者认识上帝时,其实是上帝认识自己,因为我们是上帝无限多个样式(modes)其中之一。这个观点启发了后来的德国哲学家谢林(F.W.J. Schelling)和黑格尔(G. W. F. Hegel),他们认为在一个首尾一贯的体系下,只存在一种真正的认识︰即绝对者(实体)自己认识自己。


查看全文
 
评论
 
 
热度(7)
 
上一篇
下一篇
© 老马迷途|Powered by LOFTER